殿外广场,是一千骑士正午大餐。
白起破例下令:每人可饮一碗酒,并准许在就近宫殿观瞻游走,以示庆贺。秦军将士们大是兴奋,以军中猛士特有的速度迅速饱餐一顿,立即三五成群地在王城看起了稀奇。这些平民子弟大多生于山乡,常年驻扎军营驰驱战场,对洛阳王城这样的天下第一大都,平日连想也不敢想。一番喧嚷游走,最后自然地围拢在九鼎之前啧啧评点,认为唯有这天下独一无二的九鼎是咸阳没有的,惊喜呼喝毫不掩饰。
秦武王一阵大咥痛饮,脸红耳热之际,听见殿外军士品评九鼎的惊喜喧哗,一拱手道:“敢问周王,九鼎神器几多重?”少年周王目光一闪笑了:“问鼎中原者不知几多?只是,谁也不知九鼎重量。”秦武王大笑:“是吗?那便试试,走,出去看看。”一群嫔妃一片欢笑,簇拥着秦武王出了大殿。
少年周王并一班大臣也跟在秦武王后边,来到九鼎之前。
九鼎在中央大殿前排成两列:左右各四鼎,大殿前方正中一鼎自然形成朝臣上殿时的分道标志。王城虽然破败,九鼎的气势丝毫未减,纵是铜锈斑驳,反在破败荒凉中显出一种亘古峥嵘。每座大鼎均矗立在三尺多高的石龟底座上,巍巍然丈余之高,仰视而上,鼎中苍黄泛绿的摇曳荒草,仿佛岁月的苍苍白发。
秦武王心中一动,一个念头突然浮现:搬回九鼎,岂非进军洛阳最大战果?九鼎是天下王权神器,秦得九鼎,既可大伸军威,又可宣示天命所归;既可激励秦人,又可震慑天下;如此,大军东出,便可对秦国朝野与天下列国有个正当说法了。一时,秦武王很是满意这个临机谋划。
“敢问老太师,九鼎原本周室之物?”秦武王转过身来一脸嘲讽。
颜率一阵思忖解说道:“九鼎,乃夏禹王收取九州贡金,各铸一鼎所成。每州之鼎,刻有本州山川形胜,及田土贡赋数目。鼎足、鼎耳均有上古龙形文字,是称九龙神鼎。夏传商,商传周,虽是镇国神器,也是天命攸归。”
孟贲打雷般插问:“大鼎究竟多重?”
颜率皱起了两道白眉,又勉力一笑道:“九鼎宏大,无可称量,史亦无载,谁也不知重量。武王灭商,从朝歌运到镐京;平王东迁,从镐京运到洛阳;皆因无车可以载此重物,均用兵卒徒步拉运。国史记载:每鼎九万人牵挽。老臣测算,一鼎大约千钧之重,万余斤也。”众人惊讶肃然,兵士们也是一片惊叹。
秦武王不动声色道:“雍州之鼎何在?”颜率指点道:“中央大鼎乃豫州之鼎,中原之鼎也。东边四鼎是徐、扬、青、兖四州;西边四鼎是幽、凉、雍、冀四州。”一指右手第三鼎,“那座是雍州鼎。”
秦武王没有说话,大步走了过去。
雍州大鼎巍然矗立在三尺高的石龟底座上。鼎身铜锈斑斑,三只粗大的鼎足已有厚厚一层绿锈,鼎身一个巨大的上古“雍”字与山川线条中的大河东折形,尚隐约可辨。秦武王专注地盯着“雍”字,伸手轻轻抚摸着凸出的字形喃喃念叨:“雍鼎者,秦鼎也。雍鼎啊雍鼎,在这里守了七八百年,该带着你等九鼎回故土了,该做大秦之王权神器了。回到咸阳,你立在中央……”突然一阵狂放大笑,秦武王用力拍打鼎身,“本王,要将九鼎搬回咸阳!”秦国将士群臣骤然高呼:“秦王万岁!”“九鼎归秦!”
周室群臣大是惊慌,一时无人说话。
少年周王淡然笑道:“秦王想搬就搬了。周秦同宗,咸阳、洛阳原本一样。”秦武王傲慢一笑,对周室君臣如何说法毫不在意,一挥手道:“孟贲、乌获,五年前本王与你两人角力,惜乎无可比之物。九鼎在此,谁能举起,爵升护鼎君!”
秦国大臣将领与一群嫔妃人人兴奋不已,有几个胡女嫔妃尖声叫了起来。只有白起微微皱起了眉头,向孟贲、乌获投去一个制止眼神。孟贲、乌获但遇角力就兴奋得毛孔大张,如何还看得见白起眼神,闻声雷鸣齐应。
“谁先上?”秦武王悠然一笑。
“我先来。”乌获憨厚应答一声,绕着雍州大鼎抓耳挠腮,“好大物什,如何下手?”孟贲也兴奋不已地跟着转了两圈:“鼎脚。我擂鼓助威。”乌获用手拍拍大鼎笑了:“雍州老家鼎,给点脸面了。”孟贲已经飞步九鼎广场西北角的王城鼓楼上,大喊一声:“擂鼓举鼎!”双手大木槌雨点般猛击,沉重密集的牛皮大鼓声在王城骤然响起,回音相合震耳欲聋。
乌获半蹲庞大身躯,双手抓牢两只鼎足,全身紧偎大鼎,大喝一声“起”,大鼎纹丝不动。乌获面色涨红大汗如豆,再度大喝一声,拼尽全力想提起鼎足,一发力两臂发抖,大腿发抖,面色骤然血红。突然一声闷哼,乌获滚下了石龟底座,一股鲜血箭一般从口中喷出,身子软软地倒在了地上。
“乌获!”鼓声戛然而止,孟贲一声嘶吼哭喊,凌空飞下扑到乌获身上。面色惨白的乌获向孟贲一咧嘴,未及笑出,也没有说一句话,便瞪直了铜铃大的眼睛。人群一片慌乱,嫔妃们几乎是齐齐一声尖叫。秦武王脸色铁青,大喝一声:“孟贲!害怕了?
三、欲扬军威 秦武王举鼎暴亡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